氧化溝工藝對污水里的各種污染物,像化學需氧量(COD)、生化需氧量(BOD)、氨氮、總磷啥的,去除效果那叫一個棒!就拿生活污水來說,用了氧化溝工藝處理后,出水水質能穩穩達到國家規定的排放標準,甚至有些指標還能更優秀。要是處理工業廢水,像印染廢水、食品加工廢水這些,它也能把廢水里難降解的有機物分解掉,降低污染物濃度,讓廢水變干凈。這就好比一個超厲害的清潔小能手,把污水里的臟東西都清理得干干凈凈。
構造簡單,建設成本低
氧化溝的構造形式很簡單,就是一個封閉的環形溝渠,再加上曝氣設備、進出水裝置這些。和其他復雜的污水處理工藝比起來,它不需要建造特別復雜的構筑物,像調節池、初沉池這些,有的時候都能省掉。這樣一來,建設污水處理廠的時候,不僅施工難度降低了,工期也能縮短不少,而且還能省下一大筆建設費用。打個比方,要是建一個傳統工藝的污水處理廠要花1000萬,用氧化溝工藝說不定800萬就夠了,這能為城市建設省下不少錢呢。
運行靈活,適應能力強
氧化溝在運行的時候特別靈活,能根據不同的水質、水量和處理要求來調整運行參數。比如說,要是進水的水質突然變差了,污染物濃度變高了,它可以通過延長曝氣時間、增加曝氣量這些方法,來保證處理效果不受影響。要是水量突然變大了,它也能通過調整水力停留時間,讓污水在氧化溝里待的時間合適,從而正常處理污水。不管是處理生活污水,還是工業廢水,它都能很好地適應,就像一個萬能的小助手,啥情況都能應對。
污泥產量少,處理更輕松
氧化溝采用的是延時曝氣,污泥齡比較長,這就使得污泥在氧化溝里能得到充分的穩定和消化。所以呢,產生的剩余污泥量就比較少,和傳統的活性污泥法相比,剩余污泥量能減少30% - 50%呢。而且,這些剩余污泥的性質也比較穩定,處理起來就更方便了。不用再花大量的時間和成本去處理污泥,這對于污水處理廠來說,能省下不少精力和費用。
溶解氧梯度合理,脫氮效果佳
氧化溝里的溶解氧濃度有明顯的梯度變化,在曝氣區,溶解氧濃度比較高,是好氧環境;隨著水流方向,到了下游區域,溶解氧濃度就變低了,變成了缺氧環境。這種好氧和缺氧環境交替的特點,特別適合硝化 - 反硝化生物處理工藝。在好氧區,污水里的氨氮能被硝化細菌轉化為硝酸鹽氮;到了缺氧區,反硝化細菌又能把硝酸鹽氮還原成氮氣,排放到大氣中,從而實現污水的脫氮處理,讓處理后的水氮含量達標 。
綜合能耗低,省錢又環保
別看氧化溝處理污水效果好,其實它消耗的能源并不多。一方面,它的曝氣設備不是沿著溝長均勻分布的,而是集中布置在幾處,這樣就能以比較低的整體功率密度來維持液體流動、固體懸浮和充氧,能量消耗自然就低了。另一方面,氧化溝里的混合液在循環流動的時候,產生的循環或對流混合能增強自身的攪動作用,為了保持固體懸浮的速度,所需要的單位容積動力就比其他系統低很多。長期算下來,能為污水處理廠節省不少電費呢,既省錢又環保 。
這么看來,氧化溝工藝在污水處理里的優勢真不是蓋的,處理效果好、成本低、運行靈活、能耗還少,怪不得現在被廣泛應用!
文章來源:環保小蜜蜂
原文鏈接